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bet36365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研究 > 重大课题 >
王清勤:健康建筑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新载体
作者:admin 单位:bet36365网站

王清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主任。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远”称号,主持和承担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建设部重点科研项目。主持和参加制订《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等二十余项标准,他主持的多个标准项目意义非凡,填补了行业的空白。


7月的北京,依旧逃不过雾霾围城,站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最高处,好想望望远方,却始终看不清。在这里,《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主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清勤告诉记者,现如今,环境污染,雾霾频发,健康风险无处不在,只有消除或降低居住环境中的健康风险因素,提升建筑健康性能,营造健康的建筑环境,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方能有效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建造健康建筑,既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从概念到落地仅用了一年半时间

何为健康建筑?《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给出了明确定义:健康建筑,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

健康建筑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来说是个新兴事物,由于顺民意、合国情、促产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发展势头迅猛,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相继出台了标准,开展了评价,做了项目示范。

提及“健康建筑”发展的契机时,王院长回忆道,“2015年下半年,当时为了推进绿色建筑的升级版,刚开始想取名为‘绿色建筑+’,因为它是在绿色建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绿色建筑在健康方面更深层次的发展,后来经过权衡,将其定名为‘健康建筑’。2016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国内医学、高校、科研机构、建筑设计院等相关学术研究单位制订了中国建筑学会标准T/ASC 02-2016《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于2017年1月发布并实施。2016年12月,《健康建筑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发布。2017年2月,《健康建筑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发布。2017年3月,首批11个健康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诞生。这一系列工作的进行,表明我国健康建筑的发展已经全面启动。2015年下半年至2017年3月,一年半时间,健康建筑实现了从概念到落地的转变。”

 
健康建筑是绿色建筑更深层次的发展

王院长表示,健康建筑首先应该是绿色建筑,它是绿色建筑在健康方面的升级版,是绿色建筑深层次发展的需求。绿色建筑认证的着重点在建筑本身,强调环保和可持续性,健康建筑认证的着重点在建筑里面的人,目的是追求建筑中人的健康。多年来,以“四节一环保”为内容的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迅猛,评价标准体系日趋完善,政策支持和推进力度逐渐加大,绿色建筑由推荐性、引领性、示范性逐步转变为强制性。可以说,绿色建筑对我国环保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绿色建筑对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要素,如更高的环境质量、适老、运动健身、心理调节、食品卫生、健康服务等等因素考虑得还不够。而健康建筑在绿色建筑的基础上,围绕建筑中人的需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考虑建筑中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聚焦于建筑使用者的健康需求,关注建筑使用者的健康痛点,将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等六类影响人身心健康的因素融入到建筑中,通过控制室内PM2.5浓度、甲醛浓度;控制装修材料及家具污染物含量;控制生活饮用水水质,安装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控制室内噪声级,提高室内人工热湿环境满意度,免费的健身空间与器材;设置室外交流空间,营造舒适心理环境;进行适老设计,创建优美绿化环境,良好的物业管理,全面的信息服务,最终达到建筑健康性能提升和促进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健康建筑的发展探索,在人们生活质量、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活质量层面来看,健康建筑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途径之一。当前大气污染、水质污染、老龄化等问题突出,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需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建筑行业层面来看,健康建筑是绿色建筑更深层次的发展,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与绿色建筑相比,健康建筑的概念源于绿色环保,但又具有更深层的含义,它强调建筑如同健康生命体一般拥有自我调节,主动适应工程,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它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协调是从静态到动态,从被动到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健康建筑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所要求的“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的迫切需求,也是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求“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健康性能不断提高的要求”的迫切需求。2017年4月18日,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将更好地推动健康人居产业汇集,促进健康建筑产业相关技术交流合作,助力健康建筑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领健康建筑产业发展。

王院长告诉记者,健康建筑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健康性能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健康产业的构成要素,因此,健康建筑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助力健康建筑发展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启动编制,历时11个月,于2017年1月发布实施。
 

王院长指出,《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目的在于,保障居住者健康利益,系统定量地评价和协调影响住宅健康性能的环境因素,从以设计师和开发为主导的健康住宅建设,转化为以居住者健康痛点或者健康体验为主导的健康住宅全过程控制。

该标准体现了融合性、引领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和可感知性。融合性体现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包括建筑学、医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食品营养学等等;引领性表现在,健康建筑高于绿色建筑,为我国绿色建筑未来发展的深化提供了方向;围绕健康,集成多学科指标,系统优化,科学赋值体现了先进性;依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执行的特征设定指标,保障评价过程可操作性;可感知性,以落实效果为前提,努力令使用者切身的感受到健康建筑带来的实际效果。该标准通过客观、公正、独立的第三方认证,科学评价建筑的健康性能,建立可感知、可体验、可测量和可验证的健康建筑评价体系。

作为《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主编,王院长表示,该标准以使用者的“健康”属性为核心,在我国绿色建筑领域尚属先例。该标准力求满足人们当前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从与建筑使用者切身相关的室内外环境、空气品质、水、设施、建材等方面入手,将建筑使用者的直观感受和健康效应作为关键性评价指标,着眼于令使用者真正成为健康建筑的受益群体。该标准以健康为核心,以使用者的实际满意度为重点,提升绿色建筑的品质,引领绿色建筑达到更高的目标。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对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健康性能分别提出了科学的要求,符合标准要求的建筑可申请健康建筑评价与认证。该标准规定申请评价的项目应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 即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认证标识,或通过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该标准还明确要求健康建筑评价应以全装修的单栋建筑、建筑群或建筑内区域为评价对象,毛坯建筑不可参与健康建筑评价。王院长表示,对建筑健康性能进行评价,是鼓励建造健康建筑、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编后语
健康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如何才能健康有序快速发展,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我们坚信,通过不断探索,我国健康建筑的新时代将很快到来,“健康中国”战略必将早日实现。

消息来源: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CAPIA